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动态

点亮少年科学妙想——2024年全国科普日广西青少年科学荟主场活动侧记

2024-09-25 09:05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学生们在广西青少年科学荟主场活动区体验克拉尼图形实验。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李新雄/摄

科学探索、妙趣实验……在广西科技馆内,这样的场景频频闪现。

9月19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启动,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在广西青少年科学荟主场活动区内,记者穿梭其间,见证了八桂青少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个个奇思妙想从微小处萌芽,在悉心引导下生长,于科学实践中绽放。

1 在奇妙实验中探寻科学奥秘

“我已将静电封存于这个瓶中,你们相信吗?”

“相信!”“不相信!”……

广西科技馆一楼展览中心科学沙龙表演区,现场的少年们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之光。桂林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田若平,以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为孩子们讲解着关于静电的奥秘。

紧邻这场静电奇观表演的,是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物理教师李优的讲台,他正以特斯拉电磁波实验为媒介,引领着另一群学子步入电磁世界的奇幻之门。“我发现在科技馆长大的孩子,都比较积极、乐观、自信,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科技引领了他们向上的精神。”李优已在科技馆做了16载科普志愿老师,见证了无数孩子在科技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在广西科技馆梦想剧场内,每逢周末或节日,一场场精妙绝伦的科学实验如约而至。馆内工作人员巧妙地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实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

“我们希望将科学化作触手可及、充满乐趣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能深切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与力量,让科学知识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广西科技馆有关负责人说道。

2 在思想碰撞中启发科创灵感

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开设科学课,科学素质已纳入学生核心素养之一进行培养和考核。

记者发现,科创实践已在中小学校园中开始萌芽生长。

电动自行车乘员降温装置、红外线测温门铃、北斗鱼类监测漂流球……在南宁市逸夫小学的展台上,各类发明装置琳琅满目。逸夫小学创新发明课教师陆俊达介绍:“我们依托信息课等传统学科,将科学知识融合到所有学科,开发出跟科学相关的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及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佛子岭校区五年级学生刘妍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发明装置——易看见果柄的高效水果采摘器。“这是我校创客社团的作品,我们将民族特色融入编程课程,让学生们自行搭建,将课本的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科学教师杨雪说。

从精细的粗盐提纯实验装置,到融合多传感器智慧的搜救机器人等,在南宁市第三中学和第二中学的展位上,一系列由中学生亲手打造的创新成果熠熠生辉。谈及这些成绩的背后,南宁市第三中学通用技术教师蒙卫如是分享:“我们每年积极参与科协组织的科技辅导员培训,不断汲取前沿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带领学生参与高校科学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与专业学者的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灵感。”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讨论进行思想碰撞,再组成团队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用创新解决问题。”对于如何启发学生科创灵感,南宁市星湖小学科学课教师蒙菲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3 在创新课程中开展科普教育

在海洋科学实验区内,砂砾轻铺、石滩错落、河流蜿蜒、树木葱郁,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逼真的红树林生态模拟画卷,这是广西科协携手广西科学院科学教育与传播中心共同推出的2024年“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科管融合课程亮点展示。

“我们这套课程从自然类课程着手进行开发,是基于如何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中小学教学课程、吸引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索而设置的。”广西科学院科学教育与传播中心黎晓亚介绍。

据悉,2024年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汇集了自治区多部门力量,意在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广泛、影响深远的科普教育网络。活动从9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期间将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科普展览探未来”“科普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等系列主题活动及学会、企业、高校、科普阵地、园区、农技协等联合行动。

除广西青少年科学荟主场活动外,“通江达海 向海图强——平陆运河科普展”“拳拳匠心 拱桥人生——郑皆连院士科创成就展”,也于活动期间在广西科技馆一楼展览中心呈现。(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罗 丹  记者 李新雄)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