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动态

专精特新,为何如此重要

2025-04-10 09:35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人上下料自动化生产线飞速运转。卢柯岑/摄

中小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激活市场的“一池春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这是“专精特新”一词连续4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专精特新”为何如此重要?

从广西鲜活的实践中,可找到答案。

1 深耕细作,厚积薄发

4月7日,在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工程师正在对三聚磷酸铝进行合成。

“三聚磷酸铝是新一代无公害白色防锈颜料,是铅、铬系等有毒防锈材料理想的替代产品,其合成率是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开成向记者介绍,“国际市场要求三聚磷酸铝的合成率必须大于85%,而我们的产品合成率超过了90%。”

凭借25年的深耕,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国外高端防锈颜料的进口替代,打破了高端防锈颜料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如今,在防锈颜料细分领域,该公司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国际市场份额达30%,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第4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

“今年,我们重点针对汽车、集装箱、船舶进行防锈颜料产品研发。”李开成信心满满,“开年以来,企业满负荷生产,订单已排到7月份。”

一块防锈颜料,也可做出“大文章”。这种“守住一米宽,深耕百米深”的经营哲学,正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共性。

“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专精特新企业通常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小巨人’更是其中佼佼者,以自己的独特竞争力赢得市场和用户的青睐。”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发展处负责人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目前,广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集中在机械、有色、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石化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广西细分市场首位,成为支撑广西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

2 为“新”不破,激发活力

深挖“百米深”并不意味着苦干蛮干,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走进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国内首条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高精铝合金型材辊底式固溶淬火炉正“火力全开”,生产线另一端,一块块高性能铝合金型材快速下线。

这些型材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防撞梁、门槛梁等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铝材对轻量化、成型性、涂装工艺等技术要求很高,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该领域的研究。”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彬说,通过不断创新研发,产品技术填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轻量化高端铝合金材料领域的空白。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20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实用新型专利69件。

20公里外,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其自主研发的铸造废砂微湿法再生成套装备同样在飞速运转。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废砂变成了再生砂,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广西兰科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罗桂猛表示,铸造是制造业的基础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废,铸造废砂的处理和再利用是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景广阔。

该如何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唯有不断创新。”罗桂猛说。

罗桂猛告诉记者,公司研发团队超过30人,拥有专利67项,独创的铸造废砂再生循环利用技术入选了工信部《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我们解决了行业70%再生循环利用铸造固废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技术成果转化成效高,市场地位持续巩固。”

因“新”而强,向“新”而兴。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通过聚焦特定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构筑起自身差异化优势。目前,在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9%;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接近100%。

3 厚植沃土,蓄势聚能

如今,放眼广西,从汽车的高效散热管成套技术,到拖拉机的无极变速混合动力系统;从航天电子元器件开发到高速公路试验数据智慧管理……一批批瞄准“缝隙市场”,拥有“独门绝技”的企业佼佼者不断涌现,在产业链及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并逐步成为细分市场的“排头兵”,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广西共获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0家,带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490家。

这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一系列培育支持政策及措施的不断加码。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提升行动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长短组合政策相继推出,相关政策聚焦支持梯度培育、扩大有效融资供给等多个方面,有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发展。

2021年以来,广西累计获得中央资金8976万元,支持了21家重点“小巨人”企业。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及科技厅等部门安排各类专项资金约19.2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桂惠贷”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项目734个、投放金额693.76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4.19亿元。

“我们正加快研究出台《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优育强提质进阶实施方案》等‘三新一强’培育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人表示,如今,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广西将抢抓机遇,持续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推动24个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2025年力争国家级集群数量突破11个,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向下扎根,“小而精”也可开拓一片天地。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创新发展,正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梁菁惠)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