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动态

“桂字号”好茶上新 科技育良种 新茶饮出圈

2025-08-08 09:50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茶树劈接套袋技术被列为“2025年度广西农业主推技术”;成功选育出“桂热2号”“凌龙1号”等茶叶新品种;截至目前已收集保存国内外珍稀茶树资源1400余份……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西南亚所)近年来在科技兴茶、品牌强茶上跑出加速度。这是记者近日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茶叶专题成果展示与研讨会上获悉的消息。

研讨会当天,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茶叶主产市相关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相关省级茶叶研究所及广西本土科研院校、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九秩农科赋能茶韵 八桂飘香富民兴业”主题,共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是茶树原产地之一,茶文化底蕴深厚。当前,广西茶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伴随着新茶饮行业的快速迭代,广西茶产业链条正同步加速升级。如何锚定广西茶产业痛点,在品种改良、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关键领域持续突破?如何勇担“科技兴茶、品牌强茶”的时代使命,加速推动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效益,让广西茶既有科技范,更有文化味?与会专家代表深入探讨,建言献策。

在茶叶学科专题汇报会上,广西南亚所党委副书记、所长陈海生介绍,广西南亚所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种国家群体茶树良种凌云白毫群体,由此开启茶叶研究之路。数十年来,广西南亚所茶叶科研人员主打“创新科技牌”,深耕茶树产业,助力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广西南亚所已建成国内一流的茶树资源圃,大量收集国内外珍稀茶树资源,选育出“紫脉龙韵”“龙蕊1号”“龙蕊2号”等新品种,完成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5个、茶树良种省级登记2个,获茶树新品种权授权1个。技术创新方面,花香型白茶、红茶加工工艺迭代升级,黄茶、绿茶关键生产技术持续优化,先后荣获多项省部级奖项,研制的白雪毫、黄金龙、金毫红茶等系列茶产品在“中茶杯”“国饮杯”等国内外权威赛事中屡获殊荣。

在茶树新品种推介环节,广西南亚所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在茶树育种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会代表对其自主选育的相关新品种颇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西首个较高苦茶碱含量茶树品种——“紫脉龙韵”,填补了广西在功能性茶树资源开发领域的空白。该品种通过生化验证与定向培育,苦茶碱含量稳定,未来可应用于功能性茶饮料、茶食品及大健康产品开发,精准对接消费者对“药食同源”茶产品的需求。

记者在新茶饮品鉴区看到,创意十足、别具风味的新茶饮品吸引了不少代表。广西南亚所科研团队混搭茶与水果,融合山黄皮、牛油果、凤梨、木奶果、树莓、桄榔等特色资源开发的“翠拢抱月”“绯红女巫”“桄榔乌龙茶”等6款茶果融合新茶饮,备受青睐。

本次会议还举行了广西南亚所合作单位科技合作集体签约仪式广西南亚所分别与12家科研院校、10家茶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李新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