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情况,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 16 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5个重点领域。广西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2月,广西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征集工作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上百个清单基础上,经严格筛选,遴选出这16个场景。这些场景绝大多数为企业投资项目,在市场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全产业链场景备受瞩目。该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业绿色智能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空间。
制造领域的动力装备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场景同样亮点突出。该场景通过揭榜制招引国内有大模型开发能力和行业领域垂类大模型开发经验的企业和高校院所,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带动提升我区发动机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成果示范推广至国内及东盟地区。
据悉,发布开放场景清单仅是开端,推动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接落地、带动全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是主要目的。未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发挥工作专班场景小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常态化清单发布机制,不定期开展场景创新政银企对接会和发布会,并与相关部门、各设区市合作,组织专项领域或区域的场景应用推广活动。
在发布会上,各相关部门就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介绍了具体举措。
自治区数据局将创新人工智能发展载体,筹划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和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和产业转化等。
水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
自治区科技厅聚焦广西特色优势产业,遴选了2025 年第一批行业大模型研发揭榜制项目(科技重大专项)需求,包含动力装备、有色金属、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糖业、车联网等 5 大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这些项目预计 8 月底前形成阶段性成果,将为全国行业大模型研发与示范应用提供 “广西方案”。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产品突破,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建设国内智能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在重点行业打造一批工业应用场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目前,我区初步梳理全区人工智能规上企业有267家(其中制造业92家、服务业175家)。随着后续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将在广西千行百业发挥更大效能,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记者 郭燕群)
发布会现场。
新闻链接
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开放场景清单(第一批)
1. AI+低空遥感的农业金融服务
2.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产业链
3. 工程机械行业大模型建设
4. 糖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
5. 车联网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
6. 动力装备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
7. 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
8. 广西铁路地理环境监测平台
9. 基于图像识别无人机桥梁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10. 面向东盟的重大水运工程及沿线城市园区智能运维巡检
11. 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
12. 中越边境智慧口岸项目
13. 超轻量AI模型赋能的全场景实时多模态电力监控中枢
14. 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智慧电厂项目
15. 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广西民歌智能对唱数字人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16. 数字文博平台建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