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工作 > 科技厅工作

2025中国—东盟科普之夜在邕举办 多国青少年共探AI未来

2025-09-16 16:5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9月15日晚,以“AI科普领航 智联东盟”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科普之夜在广西民族大学活力上演。来自中国、泰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百名青少年,沉浸于前沿科技的无穷魅力,携手探索AI未来,成为当晚的主角。

AI科普、炫酷表演、大咖讲座……本次活动全方位呈现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合作进展。

中国—东盟科普之夜晚会留念合照。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中国—东盟科普之夜中外留学生合影。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人工智能科普展示区变身“未来科技乐园”。在这里,智能机器人、卫星遥感、健康检测、农业科技、海洋探测等前沿应用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可以亲手触摸、亲身操作的“大玩具”。

外国留学生正在体验运动健康检测。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这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来自老挝的留学生陈洋在亲自操控水下机器人完成精准抓取后兴奋表示。几位缅甸学生则在农业无人机展位前认真记录操作步骤,讨论着“能否将这项技术带回家乡”。智能穿戴体验、健康智能检测等互动项目也排起长队,现场科技文化交流氛围十分热烈,让公众充分感受到科技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力量。

外国留学生正在体验水下机器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科技元素与东盟文化巧妙融合,呈现一场跨越国界的视听盛宴。机械臂、无人机与舞者协同共舞,瞬间点燃全场;中泰两国科技辅导员首次联袂推出科普表演秀,生动演绎“科技无国界”;科普剧与科普实验秀以巧妙构思和互动拉近观众与科技的距离,现场欢呼声不断;当晚会在身着东盟各国服饰的舞者带来融合表演中推向高潮时,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达成和谐共鸣,也为各国青少年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越南留学生阮文长表示:“通过亲身操作智能机器人和观看科普表演秀,我对人工智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泰国国家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Kittapard Yala感触良多:“这是我第一次受邀来中国,这次愉快且富有创意的合作让我受益良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跨国科普交流。”

学生正在打卡机器人表演。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晚会现场机器人与舞者一起起舞。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当前,广西正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和广西人工智能学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举办AI领域最新技术与应用科学普及活动,有效增进东盟国家青少年对前沿科技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科普领域的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夯实区域协同创新的民意基础。

2025中国—东盟科普之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广西科普传播中心承办,广西民族大学协办。中国科技部有关司领导,东盟国家驻南宁领事馆官员、自治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师生代表、高校学者以及东盟国家留学生代表等近500名嘉宾出席。(广西云-广西日报 见习记者 管挺 实习生 卢紫琴)

现场留学生正在体验AI眼镜。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市民正在体验机器健康检测。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活动现场学生正在体验学习机器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中国—东盟科普之夜活动现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学生正在体验学习机器人。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管挺 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W020250916621109030130_ORIGI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