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工作 > 科技厅工作

拥抱智能 共创未来!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2025-09-17 09:1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9月16日上午,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开幕式上我体验了一款特殊的眼镜,它能实时翻译89种语言,还能拍照、支付,中国有这么先进的人工智能新产品,大开眼界。”马来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诺莉丝玛·伊德里斯第一次来南宁参加东创会,体验了杭州生产的人工智能新产品后赞不绝口。

9月16日上午,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大会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首次由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与东盟秘书处共同担任支持单位,汇聚中国与东盟多国科技管理部门领导、院士专家、企业领袖,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与普惠应用,携手推动区域科技合作成果惠及民生。

柬埔寨工业科技创新部副国务秘书胡显恒、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电子信息研究机构主席布迪·帕拉瓦拉、老挝技术与通讯部副部长赛萨纳·西提蓬、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副秘书长汝姿雅·沙菲益、东盟秘书处领域发展局助理局长祖丽娜・莫克塔等东盟国家及机构高级官员分别发表主旨演讲,表达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强烈意愿。

中国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发布《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

开幕式上举行了一系列重要仪式。中国科技部发布了《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发布了支撑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的系列项目,包括启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开源联盟;动力装备、有色金属、智慧水运、糖业、车联网等首批行业垂类模型项目;面向东盟发布一批覆盖交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合作项目;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实施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研修计划,形成“政策引领+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的完整闭环,为构建区域科技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现场还举行了近10项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成果签约仪式,合作覆盖6个东盟国家,涉及技术转移、平台共建等领域,为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按下“加速键”。

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举办。

当天,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与第四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进一步激发中国与东盟青年创新创业热情。据了解,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自2022年举办以来,已成为区域双创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获奖团队还将赴广西区内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考察交流,推动“青年+技术+产业”深度对接。

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缅甸科技部研究创新司司长漂漂温、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副署长瓦森·帕塔拉阿提空、马来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诺莉丝玛·伊德里斯等中外学者及嘉宾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发表演讲。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孙睿君作为主办方代表进行了发言。

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成果签约。

据悉,本届东创会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合作领域,创新采用“高端研讨+沉浸体验”双轮驱动模式,不仅举办东创会开幕式及主论坛、10+3青年科学家论坛、2025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会议、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等一系列专业活动,还在主会场外精心设置“人工智能+”互动体验区,通过展示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创新应用,为参会嘉宾打造沉浸式科技体验。大会依托“一会一展”的特色架构,汇聚中国—东盟区域智慧、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擘画区域科技创新新蓝图,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李新雄 黎霞)

文件下载:

./W020250917351318669748_ORIGI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