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科技厅正式发布《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开放服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旨在进一步提升自治区中试研究基地对外开放服务效能,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为八桂大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架起高效对接桥梁。

服务手册封面。
《手册》聚焦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市场,集中对外开放70家自治区级中试基地、213项公共服务事项,覆盖领域贯穿产业链关键环节——既包含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属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也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与储能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兼顾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特色农林产品及食品加工(如六堡茶、蔗糖加工等)等广西特色领域。《手册》详细列明各基地的简介、公共服务事项及联系方式,为更好对接服务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中试需求,服务区内外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成果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可靠性验证、小批量试制、性能评价等提供“一站式”清晰指引和精准对接渠道,进一步激活广西中试平台的创新潜能,带动全区各创新主体共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政策赋能添动力,成果转化加速度。“十四五”以来,广西先后出台中试基地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加强中试基地能力建设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园区、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布局建设中试基地。目前已认定70家自治区级中试基地,基本实现全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全面覆盖。2025年,又相继出台《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西中试平台体系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文件,形成“政策 + 平台”的协同发力格局,加速科技政策红利释放。在此背景下,自治区各中试研究基地持续发力,高水平的中试平台不断涌现,一批技术含量高、应用价值大的标志性成果成功落地转化,不仅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更有力推动相关产业提质增效,彰显了广西科技成果转化的坚实基础与强劲活力。
2025年,我区广西电力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功能膜材料及制造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两家中试基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广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搭建的茶科技中试验证平台,入选《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手册(2025年版)》;广西生物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发布的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名单(第一批)。标志着我区在国家级中试验证平台培育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茶科技中试验证平台。广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供图
广西测绘激光雷达智能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研制的GQ-23无人机载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凭借“世界最轻、探测最深、体积最小”的核心优势,打破欧美国家长期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广西半导体芯片封装与测试中试基地突破高密度封装基板微细焊盘强度标准化检测技术,牵头制定并发布工信部电子行业标准《印制电路板组件焊盘坑裂测试方法》(SJ/T 11993-2025),填补国内该领域标准空白,贡献了极具影响力的 “广西标准”。
此次《手册》发布与系列成果落地,是自治区科技厅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持续优化中试服务生态,强化中试研究基地能力建设,让更多创新成果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广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科技支撑。(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雷鸿雁)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