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广西桂林市恭城县西岭镇大岭山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漫山遍野的三华李花开得如诗如画,洁白的花瓣随风轻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频道等主流媒体相继对大岭山的李花盛景进行了报道,将这一“石漠化治理与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案例推向了全国。
中央电视台报道大岭山李花盛景
荒山变花海,“石头地”孕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岭山,曾经是一片荒芜的石漠化区域。由于石头多、土层薄,这片区域一度被认为是“难以垦殖的土地”。然而,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华李这一适应性强、耐瘠薄的果树品种被引入种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李树覆盖,成就了一片花果丰饶的“世外桃源”。
设施升级,“花果山”成游客青睐新去处
为了让这片“花果山”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大岭山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体验优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广西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依托国家、自治区科技厅的相关科技项目,在大岭山实施了一系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创新举措。特别是在灌溉设施的建设上,科研人员巧妙地将灌溉水池与观景台进行了有机融合。这种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三华李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灌溉用水短缺问题,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光体验。现在,当游客漫步在大岭山的观景台上时,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山谷中盛开的李花,还能亲眼看到灌溉系统的运作过程,感受到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这一创新设计深受游客喜爱,许多人都表示,这样的设施让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理念。此外,大岭山还增设了多条观景步道、游客休息区以及科普展示牌,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舒适度和知识性。
游客在蓄水池观景台上赏景拍照
生态美、经济兴,大岭山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从一片荒凉的石漠化区域到如今游客纷至沓来的“花果天堂”,大岭山的蜕变是桂林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缩影。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当地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正如中央电视台对大岭山的李花盛景进行报道中说的:“大岭山以特色种植为基础,持续促进农文旅融合,丰富了当地群众增收途径”。未来的大岭山将继续在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努力将这片绿水青山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这里的故事,仍在续写新的篇章。(陆树华 陈婷)
游客在李花盛开果园中畅游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