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工作 > 市县工作

南宁市出台第一批22条具体措施 推动建设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025-04-14 10:10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4月11日,南宁市发布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批政策措施。从促进产业集聚、支持数据治理开放、支持模型开发应用、支持深化与东盟的合作等7大方面,推出22条举措,加快推动南宁市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如何集聚企业和人才?

提供最高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近日,南宁市成功签约中国—东盟(广西)智算中心、深圳天微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南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韦江称,近期还将推动签约项目50多个,在谈意向项目70多个,项目涵盖算力基础设施、芯片与硬件研发及制造、大模型与数据治理等领域。

为促进人工智能企业和高端人才在南A中心集聚发展,南宁市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及创新团队落户南宁,如对于入驻南A中心的企业和人才团队,提供不少于2年、人均最高15平方米,累计最高500平方米的零租金“拎包入住”办公场地,以及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补助,并提供最长2年的免租人才公寓和展示推广支持。对来自东盟地区入驻南A中心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关政策最高2倍支持。

对入驻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新引进担任高管职务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且由该企业支付薪酬的,南宁市给予其税后薪酬10%的奖励,奖励年限最长3年。

如何支持数据融合和算力基建?

每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和5000万元“语料券”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南宁市现有人工智能算力超1500P,随着市场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南宁市数据局局长孙椿睿介绍,目前,该市已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18项,供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选择,涉及政务服务、制造业、农业、金融、文旅、医疗养老、教育、能源等十多个领域。该市计划每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从模型训练、推理到应用的全过程生产,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算力保障。

据了解,南宁市将从数据、算力、场景三个维度服务好企业,全方位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支持数据治理和开放方面,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采集、清洗、评价等方式建设包括语料库在内的高质量数据集,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建设智算中心为南A中心提供算力服务,对100PFlops以上规模的新建项目,在用地、用能、融资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支持模型开发和应用方面,除算力券外,还将发放5000万元“语料券”,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模型训练。

此外,该市鼓励企业到南A中心设立研发中心并开展模型开发本地化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给予立项项目最高500万元的支持。支持“人工智能+”文旅、制造、医疗等领域模型场景应用落地,每年评定一批“人工智能+”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按规模给予单个最高100万元奖励。

如何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设立5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计划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政府引导基金、金融创新支持、要素支撑并重等一系列措施落实资金保障。”南宁市财政局局长吴厦介绍。

南宁市将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基金,通过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项目和人才集聚,形成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为加快推动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该市鼓励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在南A中心展示中心开展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培训、实训、人工智能高端论坛、峰会等活动,支持开展面向东盟市场的研发合作和场景创新,对成功在东盟地区实现应用场景落地的入驻企业,经评定可按其实际投入的20%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现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给予“五免五减半”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政策支持。财政资金给予企业2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单个企业可享受最长3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支持。并优先推动南A中心入驻企业申报国债、专项债、财政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潘 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