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覃塘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智慧政务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业务。覃卓佳/摄
在贵港(覃塘)国际绿色家居产业园一家企业生产车间,智能化、自动化机械设备正有序运行中。黄家胜/摄
“准备进入水量高峰时段,即将启动一号、二号风机和一号、二号水泵。”4月14日,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污水处理厂出现新情况,“智鸿·智管家”智慧环保系统提前给出解决方案并自动执行。广西国宏智鸿环保集团总经理邹焕鑫告诉记者,这套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系统集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交互与深度学习能力,可24小时自动巡检设备、分析水质、动态调节设备运行。通过手机App,工作人员可随时收到各水务设施的“健康状态”报告。
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今年以来,覃塘区强化顶层设计,迅速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从机关干部集体充电赋能、政府部门主动创新实践到企业积极探索行业应用,该区掀起了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的热潮,为加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
1 智改数转激发企业活力
走进位于贵港(覃塘)国际绿色家居产业园的广西柏秀家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8条崭新的家居工业4.0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自动化机械臂精准抓取板材放入传送带,经过开料、封边、打孔等各道生产工序。电子看板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技术人员穿梭在数字化控制台前,车间里科技感十足。
“采用家居工业4.0智能生产线,可实现‘原料进厂—智能分拣—自动加工—成品出库’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生产效率可提升30%以上。”柏秀公司营销总监陈天东介绍。
据了解,柏秀公司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建设智能家居生产车间、仓库及配套用房等,可年产50万平方米定制家具、10万立方米高端饰面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2亿元。
木业板材家居产业是覃塘区传统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企业超2400家。去年,该区人造板产量达1346.6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1%,人造板产量占广西总产量的19.1%,产品销售覆盖全国,部分出口东盟、中亚、欧洲等地区。
当前,覃塘区正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木业板材家居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成品家具、定制家居产业等社会终端消费产品领域,持续补全补强无醛胶水、装饰材料、五金配件、木工机械等产业配套,促进家具、家装、家电一体化融合,推动木业板材家居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 科技赋能让农业更智慧
在“智能化”加持下,一个人能养多少羽鸡?
8万羽。这是位于覃塘区樟木镇的广西爱咯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
走进该公司的蛋鸡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鸡舍映入眼帘,排风、饮水、喂食等自动化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一枚枚鸡蛋通过自动传输设备滑落到蛋槽上,工人们正忙着捡蛋、装盘。
“我们引进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环控系统,可智能调节鸡舍温度、湿度、照明等,喂料、饮水、清粪等环节同样实现了自动化,让每一只鸡都享受‘五星级’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鸡蛋品质。”该公司副总经理钟良鹏介绍,公司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和二期已建成投产,存栏蛋鸡200万羽,年产鸡蛋2.8万吨。三期项目正加快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该公司存栏蛋鸡将达350万羽,年产鸡蛋4.5万吨,年产有机肥5万吨,年产值超8亿元。
近年来,覃塘区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打造广西最大规模禽蛋生产基地。截至目前,该区已签约的蛋鸡项目年设计存栏达1330万羽,稳居广西首位。预计到2025年底,该区蛋鸡实际存栏量超过600万羽。
在覃塘区,除了养鸡业,许多种植、养殖企业也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在覃塘区大岭乡扬翔现代化养猪场,住在楼房里的猪有智能App为其量身定制成长计划,AI养猪照进现实;在凤凰林场,雪榕生物打造的“数字菇房”通过系列智能设备,可调节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创造出适宜菌菇生长的最佳环境……传统农业正在加速焕新“智”变。
3 智能应用提升服务能级
“半天就办好了营业执照,真的太方便了。”4月14日,个体户韦新宇在覃塘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智慧政务自助服务终端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
“目前,覃塘区企业开办实现‘2个环节+0.5天+零成本’办结,市民在家通过手机也能自助办理。”覃塘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副局长黄欢告诉记者。该区把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多地、多窗、多次”减成“一地、一窗、一次”,通过部门间协同再造办事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人工智能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同样在重塑医疗服务的形态与效率。
就医不知道挂什么科室?这是不少市民常遇到的困扰。覃塘区人民医院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实现24小时智能应答,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描述给出准确的挂号就诊意见。
除了智能导诊,该医院还将AI诊断技术应用于肺结节、冠状动脉、脑血管动脉等检查诊断。
“AI技术的应用不仅能缩短检查时间,还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该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潘芳勤介绍。比如在冠脉CTA检查中,AI系统能够快速识别血管狭窄、斑块等病变,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辅助诊断意见;在头颈部CTA检查中,AI技术则能高效分析血管形态,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动脉瘤、狭窄等潜在风险。
今年1—3月,该医院放射科结合AI技术,成功完成冠脉CTA检查47例、头颈部CTA检查106例,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木业板材家居、糖料蔗种植、蛋鸡和生猪养殖、教育医疗等领域,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赋能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覃塘区委书记韦安宁表示,将因地制宜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邱石佑 通讯员 刘健敏 韦 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