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工作 > 市县工作

低空物流破冰 数字智造升级

2025-08-21 08:3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满载货物的无人机飞抵村委会起降点。(江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崇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造纸企业智能化生产线正在输送包装好的纸品。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管林华/摄


在崇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书香门地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设备精准作业,一派繁忙高效的景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这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数字化车间,正通过科技创新为江州区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江州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对全市贡献率达20.5%,拉动全市GDP增长1.5个百分点,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这背后,是该区围绕自治区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扎实推进“产业强区、作风强区”战略,构建“4211”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的不懈努力。

从传统蔗糖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低空经济的破茧而出,江州区正以稳健的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1 产业协同 筑牢发展压舱石

在江州区驮卢镇的崇左市合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韦适进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凭借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所学知识,带领合作社构建起“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体系。

“每天,各类新鲜农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外地,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辐射带动周边1500户农户融入特色农业产业链,实现年户均增收超万元。”韦适进自豪地说。

这种引擎效应源于崇左市2023年起实施的系统化人才培育计划。截至目前,该市已培训近30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产品电商达人等,江州区借此打造出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乡村CEO”队伍,推动特色农业从“散小弱”迈向规模化发展。

今年上半年,江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12亿元,同比增长4.4%。作为“中国糖都”核心区,该区大力推广“一地生三金”模式,完成糖料蔗间套种17万亩,连续12个榨季压榨量、产糖量均位居全市第一,蔗糖产业的压舱石作用愈发稳固。

工业经济同样稳中有进,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达23.8%,造纸业和纸制品业增速达28.7%。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广林迪芬等4家企业获认定为广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服务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文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14个重点文旅项目有序推进。笙和酒店、笙籁民宿等开工建设,黑水河综合旅游开发、驮怀(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糖文化展示馆、夜新和等项目基本建成。江州区还以“体育+演唱会”模式,成功举办香港精装明星足球队崇左邀请赛、“港动粤经典,星耀左江夜”群星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打造体育、文旅消费新场景。太平古城凭借独特的民俗风情,获评广西十大民俗古韵特色街区。上半年,江州区游客量和旅游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3.27%和20.31%。

2 项目攻坚 激活增长动力源

在驮卢镇,每天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江州区“镇—村低空快递”集散点停机坪准时启动。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快递装载到无人机上,数分钟后,满载货物的无人机依次升空,飞向各村。

自今年4月28日首飞以来,这一飞行每天准时运行两趟,已覆盖驮卢镇全部村落,成为村民们口中“会飞的快递员”。

该项目负责人林广泰介绍,以前取件要跑很远的路,现在到村口就能收件。项目让偏远地区百姓享受到科技红利的同时,也开始有了盈利。而且,新和镇的低空快递站点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与驮卢镇完成组网,形成覆盖更广的空中物流网。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上半年,江州区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新签约功能糖产业等17个项目,总投资90.25亿元;新开工千喜鹤示范园、现代化菌种培育提升等16个项目,竣工蔗渣环保包装材料等15个项目,新增入库项目34个,累计完成投资49.66亿元。在“处级领导挂包+服务专员+周协调旬调度”机制下,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交通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南宁至大新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崇左至龙州一级旅游大道基本建成,崇左至凭祥高速铁路即将进入调试阶段。

工业增长新动能培育加力。该区全力解决中能建火电厂、千喜鹤示范园等8个项目建设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该区统筹推进32个学校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江州区第一小学1-2号教学楼开工建设、第五中学(一期)基本建成。

3 民生底色 绘就幸福新图景

在江州区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张钱松一家的生活正悄然发生变化。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通过当地政府举办的招聘会,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他则在村里的产业项目中实现就业,收入稳定。这是江州区民生改善的一个例证。

上半年,江州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2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8元,同比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至1.38∶1。

民生改善体现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中。江州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投入运营零工超市3家、零工驿站3家、新增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家,新增城镇就业141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56人,失业再就业209人。许多像张钱松儿子这样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城市建设方面,江州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制定城市更新暨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统筹推进27个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曾经老旧的小区经过改造,环境焕然一新,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医疗服务也不断升级,全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7%,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6544万元,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不断完善,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江州区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以生态优先铺就和美乡村底色。今年以来,落实财政衔接资金1.35亿元,推进182个衔接项目,恢复耕地0.7万亩,超额完成耕地保护任务,为绿色农业筑牢根基。

在乡村振兴方面,江州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高标准农田1.94万亩,建成水肥一体化灌溉9.53万亩、良繁基地7066亩,完成早稻种植3.92万亩。同时,加强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新和至乙古等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9个精品村建设已基本完成。这些精品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吸引了周边地区前来学习借鉴。

江州区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继续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产业强区、作风强区”的坚定定力,续写产业兴旺、城乡宜居、百姓幸福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篇章。(晏明珠 管林华  陈敏思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