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科技工作 > 市县工作

宜州:给无人机装上“超级透视眼” 精准巡视万亩桑园

2025-10-20 10:00     来源:河池学院  河池市宜州区科学技术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0月16日,在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田底屯,河池学院化生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专家团队运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对桑树皱缩病进行高精度“空中诊断”。

据该团队主要成员覃玥教授介绍,“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相较传统的桑树病虫害监测方法有三个明显优势。一是发现极“早”——防患于未然。在病虫害刚发生、甚至潜伏期,人眼完全无法看出的阶段,高光谱相机就能通过叶片内部化学成分的细微变化(如叶绿素、水分含量变化)捕捉到“生病”的信号。这相当于在病虫害“星星之火”时就被发现,避免了其“燎原”之势,可为防治赢得宝贵的黄金时间;二是诊断更“准”——精准锁定目标。它不仅能发现“生病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是哪种病、哪种虫害,因为不同的病虫害对桑叶的侵害模式不同,会导致桑叶反射的光谱有独特“指纹”。这避免了盲目用药,可实现精准靶向治疗;三是信息“全”——全局掌控。无人机一次飞行就能生成整个桑园的 “健康状况分布图” 。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区域是健康区、哪些是高风险区、哪些是重灾区。这为长期的、科学的桑园管理(比如分区治理、肥水调配)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据悉,桑树病虫害专用无人机高光谱检测技术是宜州区农村综合试点改革项目——“宜州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进项目”的科技创新点之一,该项目由宜州区科技局牵头建设,河池学院中标实施,是河池学院服务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河池学院也是当前广西高校中唯一率先开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对桑树病虫害进行监测研究与应用的单位。下一步,项目组将致力于优化模型算法,全面提升其对不同病虫害的识别精准度与普适性,以更先进的科技赋能桑蚕产业。(覃玥 黄显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