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广西科技概况 > 科技进步概况

2016年广西科技进步概况

2016-12-07 11:00     来源:广西科技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自治区科技厅2016年工作绩效

  2016年,全区科技战线紧紧围绕自治区四大战略、三大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开放合作、支撑发展”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夯实创新基础能力,不断提高创新供给质量,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广西创新体系,各项绩效工作预期目标基本完成,科技综合实力全面得到提升,为全区实现“十三五”顺利开局提供科技支撑。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顺利召开,激励科技创新的“1+8”政策出台实施,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创新驱动工作全面推进。

(二)广西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3个省区之一,知识产权战略纵深实施。

(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再获突破,“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区第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四)抓牢精准扶贫牛鼻子,首推“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全区范围内示范推广。

(五)南宁高新区总体排位首次进入全国前40强,我区高新区数量达到10个,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两位数以上,成为我区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引擎。

(六)“高精尖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7人入围首批广西院士后备人选,5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七)与东盟的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广西与越南广宁省共建国内首个区域性双边技术转移中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9月2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大会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桂发〔2016〕23号)和《关于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桂办发〔2016〕42号)、《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6〕112号)、《广西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办法》(桂政办发〔2016〕114号)、《广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改进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实施办法》(桂政办发〔2016〕115号)、《广西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实施办法》(桂政办发〔2016〕116号)等“1+8”系列政策文件,重点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重大科技需求,按照“三个坚持、五大突破、七项任务、九张名片”的要求,统筹推进全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召开后,联合自治区工商联、环保厅举办了广西民营企业绿色经济·绿色发展政策研读班,还分别到柳州市、梧州市、北海市和桂林市等地,开展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文件巡回宣讲工作。11
月1日,由自治区1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广西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在自治区科技厅挂牌成立,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工作全面推进。

  
(二)启动新一轮重大科技专项,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出台《广西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桂政办发〔2016〕111号),围绕自治区着力要打造的“九张创新发展名”,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新能源汽车、石墨烯新材料的应用、金属基新材料、糖料蔗高效生产、非粮生物质能源、粮食与生物种业创新、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生态环境治理、海洋工程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和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获取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广西产业和产品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截至11月,先后下达了4批共1510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经费6.4亿元。2016年,玉柴公司的柴油机低噪声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已在YC6L、YC4F等柴油发动机上成功应用;广西大学石墨烯项目正式启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三维石墨烯构造粉体材料制备和应用开发中试基地正式建成试产;广西3D打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项目顺利实施,研发了国内先进的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准工业级3D打印机;种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全区自主培育出通过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56个,占全区审定品种的84%;畜禽方面,自主培育出的优质肉鸡“黎村黄鸡配套系”、“鸿光黑鸡配套系”和“参皇鸡1号配套系”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已在我区农业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

(三)高新区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高新区运行态势良好,南宁高新区在116家国家级高新区总体排名升至39位,首次晋升全国40强。新设立贺州、百色两个自治区级高新区,我区高新区总数达到10个。推进玉林市创建自治区级高新区,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玉林高新区的设立进行了实地查验和专家评审,并将审核意见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前三季度,9个高新区(不含百色)完成工业总产值4288.92亿元,同比增长31.60%;完成工业增加值1089.59亿元,同比增20.78%;完成出口总额3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1.73%;实现净利润263.80亿元,同比增长46.10%;实交税金总额207.14亿元,同比增长16.77%。高新区各项指标增速明显优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我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柳州、桂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通过自治区政府常委会审定,南宁、北海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已提交自主区政府,南柳桂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四)首推“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福祉
  
以定点帮扶的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为试点,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摸索出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以下简称“空店”模式), 在农村与城市间搭建空中农贸市场, 实现科技精准扶贫。从4月到8月底在天峨县推行空店
模式以来,共帮助10个贫困村347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近40万元,带动收入超过2000元的贫困户48户。10月26日,自治区在天峨县召开“空中农贸市场”空店精准扶贫暨“万企帮万村”广西民企扶贫现场会,全面推广“空店”模式。该模式得到自治区多位领导的充分肯定,新华网、中国网、人民政协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宣传。目前,该模式已在我区4个市18个村成功落地挂牌运行。持续推进科技惠民工程,结合“美丽广西”、水污染防治、艾滋病防治、安全生产监管、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在生态环境、人口健康与食品安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等民生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并推广一批科研成果,惠及民生。

  
(五)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纵深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整合原分散在自治区各部门的131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等新的五大科技计划(专项)。从行政体系(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支撑体系(综评委、专业机构、监督评估机制)、制度体系(各项管理制度)、技术体系(信息系统和报告系统)四个层面上,初步构建完成公开统一的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强化对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的监管,出台《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监督工作暂行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监督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了202项近三年重点科技项目的审计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部署了整改工作;举办2016年全区科技管理与监督业务培训班共8期,参加培训人员达600多人次,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扎实推进逾期科技项目验收工作,对2001至2015年到期的15479项科技项目进行复查,已完成结题14860项,预计今年底完成全部逾期科技项目结题验收工作。自治区科技计划实现了常年受理。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的深入实施,出台《关于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暂行规定》,稳步落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政策,将科技成果管理由过去的“审批制”改为“放权制”,将科技成果的“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都下放给事业单位,减少层层审批。明确转化收益全部留归事业单位,对研发团队和完成人可获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所得的70%~99%的奖励,奖励支出不占用事业单位当年的绩效工资总额;同时明确对担任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也可以给予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开展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检查,督促自治区高校、科研院所在今年年底前出台本单位的《成果处置收益实施方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在一批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截至10月,我区科技成果登记受理项目3381项,是去年同期的1.41倍;全区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输出)762项,同比增长22.5%;实现技术交易额9.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5倍;广西本地吸纳全国(含广西)技术1754项,技术交易额28.88亿元,同比增长21.09%。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增认定20家,队伍进一步壮大。


  (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不断提升综合科技创新实力

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落实高企倍增计划,出台年度高企培育方案,通过开展培训、财政补贴、认定奖励、科技立项等措施,引导企业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成长为科技型企业。对今年通过国家备案的284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奖补,奖补金额达到2190万元。全年分3批开展高企申报认定工作,350家企业通过了评审并上报国家备案,预计2016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突破800家,同比增长29.48%。新认定自治区创新型(试点)企业27家,累计达到179家。

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增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突破,广西师范大学“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成为我区第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修订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暂行管理办法》;新认定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18家,累计达到94家。玉林内燃机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加速广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实现零突破,东兴市、宜州市、梧州市、柳州市柳北区和来宾市兴宾区等5个实验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广西首批自治区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扎实推进健康广西建设,制定出台《广西医科大学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方案(2016-2020年)》,依托我区三甲医院开展首批广西临床医学中心组建工作,31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入综合评审阶段。2016年新组建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16个,新认定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增强。

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加大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力度,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2016年实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示范专项,重点支持我区高端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共安排项目19项、资助经费2000万元。2016年遴选确定7人为广西院士后备培养工程第一批人选,聘任新一届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61名,择优选聘31名自然科学类八桂学者,引进人才19人占61.3%,其中海外引进6人。积极推荐我区人才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5人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进一步提升我区高端人才数量和水平。

基础研究能力持续提升。及时将全区创新大会精神融入修订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育苗”作用凸显,依托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前期培育支持,我区学者在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立项中获得新突破,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7家单位获得资助经费均超过1000万元,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科研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2016年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累计入网仪器1049台套,总价值8.3亿元,入网单位达到104个;广西科技文献平台文献总量达1.43亿篇,总访问量达到1605万人次,用户下载文献近28万篇,开展信息咨询和检索服务3225项次,为用户配送文献5536项次。进一步提高全区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出台《广西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6〕16号),初步建成了统一开放的广西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

系统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根据新时期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对培训形式的创新和探索,理论宣讲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网络教学与互动式培训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培训内容上,安排了党性教育,政策理论解读,创新知识讲解,各种专业、业务培训。培训形式上,组织党员干部到扶贫点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科技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到高新区现场观摩,举办科技干部素质提升封闭式培训。培训载体上,办好“科技大讲堂”品牌,针对时事热点,紧扣时代脉络,邀请专家学者研讨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开办海外创新培训,选择优秀科技管理干部参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培训对象上,培训科技管理干部402人次,培训科技系统工作人员4577人次,基本实现了科技系统培训的全覆盖。

  
(七)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深化与东盟的科技合作。扎实有效推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首次举办双边技术转移中心联席工作会议,巩固与泰、柬、缅、老、印尼等国技术转移合作机制。推动广西与越南广宁省共建双边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内首个区域性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协作网络成员达到2053家,比去年新增388家,协作网络成员除东盟外还扩展到巴基斯坦、韩国、日本、以色列、匈牙利、捷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技术转移合作渠道和资源进一步拓宽。成功举办第4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对接项目600多项,促成项目签约及意向签约23项。推进科研人员交流,为广西农科院、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引进邀请了4名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桂工作,举办中国东盟与中日韩(10+3)青年科学家八桂行活动。支持我区重点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技术示范应用,2016年支持广西吉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越南就高效、环保、保温防水聚氨酯涂料的研究与推广示范;支持中越边境地区建设农业科技走廊示范基地;支持广西赫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缅甸推广光伏水泵、能量跟踪控制、节水灌溉系统技术集成化、本地化,帮助东盟国家解决缺水、缺电地区的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等问题,积极推进我区科研成果“走出去”。

全面开展科技招商。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加强与国内发达省区、重点高校院所、国际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汇聚创新资源。2016年,通过大力支持南宁中关村双创基地建设,引进宜信国际以色列创新基金、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Google AdWords(广西)体验中心等企业携人才创新团队在南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孵化;支持清华大学海洋技术中心北部湾研究所建设,带动提升广西海洋科技研究能力;推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太库以色列孵化器合作,争取引进太库国际孵化器入驻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支持中科院过程所贺州创新驱动基地石材碳酸钙产业研发中心实验室建设,形成贺州、来宾、河池、百色碳酸钙低碳产业链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碳酸钙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支持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与广西企业共同开展精准农业方面的应用示范;推动广西大学和广西博士科环保公司与捷克布拉格大学生环保领域合作;支持柳工新全球研发中心建设,与柳工在印度、波兰、美国及英国的研发中心形成良性互动,全面提升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八)实施专利双倍增计划,推进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谋划部署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工作,先后制定批复了《广西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实施方案》、《广西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等文件。积极搭建政府主导、分工协调、全面推动的工作联动机制,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达到31个。将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作为全区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 4月,在全国率先召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启动会,建立全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的决策-领导-实施三级联动工作体系。7月,广西被确定为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成为全国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区)建设试点省(区)之一。2015年广西专利综合实力指数在全国排位首次进入前20位,排在第19位,比2014年提升2位。

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再创新佳绩。与设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发明专利双倍增计划目标任务责任状,将任务落实到各市政府工作范畴。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共申请专利40799件,其中,发明专利28734件, 位居全国第10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357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2.86件,同比增长66.44%;获专利授权11533件,同比增长29.16%,其中,发明专利4459件,同比增长69.22%,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位居全国第4位。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不断显现。2016年,全区转让专利(申请)权700件,14家企业以专利权出质,质押融资金额2.15亿元,获得商业贷款1.64亿元。我区首批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期间专利实施率达到75%,实现专利产品销售收入2400多亿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87%。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和专利信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区新增8家企业获得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累计通过认证企业13家,成为通过认证企业最多的西部省区之一。

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增强。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截至11月,检查各类商业场所80余次,检查各类商品24500件,全区共办理各类专利案件485件,纠正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情况145起,有效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专利执法队伍实现全区全覆盖,目前拥有专利行政执法证人员达266人,比上年增长142%。制定了广西知识产权(专利)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知识产权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初步建立知识产权(专利)社会信用体系。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积极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第十届专利周和第六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等重点宣传服务活动,营造建设知识产权强区良好氛围。启动广西新一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广西首家知识产权学院,与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首次在区外联合举办广西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训班。截至11月,新认定自治区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3个,新培育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建设单位20个,确定首批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师资33名。3位专家列入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柳州市文惠小学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九)加快构建“双创”服务平台,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加强科技孵化体系建设。将孵化器建设列入各市绩效考核内容和专项经费(包括后补助)支持,引导、督促各市培育更多孵化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2016年桂林民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我区第8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孵化器考评中,广西的8家孵化器成绩良好,7家孵化器被评为B级以上。推荐柳州市申报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获资助经费6亿元。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众创空间备案认定办法》,并有27家众创空间通过自治区级备案,其中11家众创空间进一步通过科技部备案。举办了两场针对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有关人员的专业培训班,为孵化器管理人员更好地服务在孵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拓展服务深度提供了帮助。成功举办2016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我区选送的参赛项目共获得6个优秀奖(其中4个优秀企业奖,2个优秀团队奖),其中广西捷佳润公司的“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获得了电子信息国赛第三名,这是广西企业第一次获得全国前三的好成绩。

扎实推进科技奖励工作。玉柴公司的“柴油机低噪声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举扭转我区近3年来国家科技奖抱零的局面。为更全面遴选出代表我区创新发展成就的科技成果,更广泛的激发各领域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2016年起广西科学技术奖放宽资格范围,拓展报奖渠道,共评选出广西科学技术奖158项,其中97项共获得专利授权458件,获奖项目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669.6亿元,新增利润82.2亿元,新增税收45.1亿元,创汇2.3亿美元,节约支出10.8亿元,突显科技创新对经济支撑的作用。

全面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成功举办第25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和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两次活动周期间,在全区范围内举办各类科普活动850场次,发放科普书籍资料54万册,参与活动群众达62万人次。完成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的征集、筛选工作,并发布了《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与产品指导目录》,收纳了适宜在我区推广应用的19项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设备。通过举办百名专家学者科技下乡服务、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双休日博士教授科普讲座、科普示范基地开放周、科普讲解大赛等一大批品牌科普活动,推进科普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成功营造了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蕴藏在群众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