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回应关切 > 热点回应

走广西特色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08-18 08:30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16期     作者:李国忠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3年第15期《当代广西》转发了同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署名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加强基础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近两年,广西连续位居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二梯队,但从总体上看,广西还属于创新追赶地区,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增强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原始创新策源地。如果把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比喻成一条河流,那基础研究就是创新之河的“上游”,决定着“中游”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下游”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近年来,广西将基础研究作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实施方案》《广西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的实施意见》等新时期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文件,有效推动基础研究取得积极成效。近3年来,5家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自治区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60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40项,研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芯片产业关键原材料7N高纯度镓产品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历史性突破。新征程上,我们将把基础研究作为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深入研究、加快出台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重点解决一批影响制约区域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让基础研究之花结出科技强桂之果,加快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原始创新策源地、新高地,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创新资源,全力构筑基础研究重要创新平台。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从根本上决定着科技创新能“跨多高”“跳多远”“跑多快”,而基础研究自身所独有的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要求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引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近年来,广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在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和加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2012—2021年,全区基础研究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均增速10.8%,在全社会R&D经费中比重从6.4%提高到7.8%。2022年以来新获批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推动基础研究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和路径的不确定性,在坚持基础研究以政府投入为主、持续加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采取税收优惠、联合资助等方式,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等,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出台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按照“强化储备、逐级建设”的工作思路,重塑广西实验室体系,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产业急需、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实效凸显的新型实验室体系。

聚力变革重塑,打造甘坐“冷板凳”的潜心研究生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没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良好创新生态,就不可能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收获景象。近年来,广西在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率先启动省级“杰青”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改革、推动基础研究“破四唯”并入选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典型等,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欢迎。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等宏观管理职责,聚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持续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上下功夫,为基础研究等全链条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立足我区在基础研究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的现实,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在广西经济社会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开展前瞻性、非共识性研究,以点的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提升。建立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职称晋升、奖励激励等制度和机制,保障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得到更多的支持、尊重和褒奖,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十年磨一剑”,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基础研究的“冷板凳”坐出科技振兴的“热效应”。坚持目标驱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推动更多的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涌现出来,以科技赋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真正“融”起来,让科技与经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实现深度融合。(作者系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