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月8日(星期三)16: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国忠,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克纯,自治区科技厅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处处长宋建元,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2月8日(星期三)16:00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李国忠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李克纯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宋建元 自治区科技厅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处处长
主持人:
韦 翔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16:00
韦 翔: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主题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国忠先生,请他为大家作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克纯先生,自治区科技厅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处处长宋建元先生。
首先请李国忠先生作介绍。
16:01
李国忠: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有关情况。
我区是富有创新传统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强桂行动,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创新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54.82%,连续两年位于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第二梯队。
16:03
李国忠:
二是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平南三桥成为全国首个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的桥梁类项目,桂林橡胶设计院的“五复合橡胶挤出机头”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涌现了中国首款农机电驱无级变速动力总成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三是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获批建设,成功组建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3800家。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持续纵深推进。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推行重点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实行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坚持“带土移植”“厚土培植”培养引育创新人才。我区是全国首个成立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并迅即开展改革工作的省区,3项改革措施入选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出台《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五是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出台《广西科技创新条例》,是国家科技进步法新修订实施后全国首个颁布的地方性科技法规,第10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科技列车河池行”活动等多项工作获得科技部领导肯定性批示。
16:06
李国忠: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全区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坚持创新在壮美广西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自立自强,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产业技术攻关,聚合创新资源要素,聚拢各类创新主体,以创新发展引领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奋力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是聚合创新资源要素,做好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谋划设计。在自治区党委深改委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的领导下,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联动、系统集成、一体发展,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全面提升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支撑能力。
二是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集中高效的产业创新体系。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着力打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科技“尖锋”行动,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7大领域,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实施100项以上攻关项目,力争突破8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争取更多特色优势领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16:08
李国忠:
三是聚力创新主体,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我们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大力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桂发展,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2023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800家,新认定广西瞪羚企业50家。
四是聚神创新使命和任务驱动,全方位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提升专项行动,完善政府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统筹实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自治区实验室,探索建立跨学科、大协同科研组织模式,促进产学研有机融合。贯彻落实好《广西科技创新条例》和《广西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等法规政策文件,持续优化我区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五是聚拢创新网络,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充分发挥我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作用,实施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和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持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区域科技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科创飞地”“人才飞地”“离岸孵化器”等合作载体。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16:11
韦 翔:
感谢李国忠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16:12
科技日报记者:2023年广西科技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集中优势力量,全面组织实施科技“尖锋”专项行动。请问科技“尖锋”行动的布局领域、实施主体、资金分配等方面是如何安排的?谢谢。
科技“尖锋”专项行动是我区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殷切期待,必须强化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总体安排上,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动力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等7大领域分别编制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同时,将7大专项实施方案汇总凝练,统筹形成科技“尖锋”行动总体方案。
在实施主体上,坚持遴选最有实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其他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攻关,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玉柴、东风柳汽、南南铝、平陆运河集团、钦州华谊等大型企业发挥好出题者、引领者、攻关者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不断强化原创技术供给。
在组织管理上,成立“尖锋”专项工作专班,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服务和融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梳理直面问题的攻关路线、一体化配置资源和持续成果跟踪等措施,激发科研人员集智攻关的活力。
在经费安排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按照《自治区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优化整合方案》精神,尽最大努力将所有项目经费优先用于安排“尖锋”专项,计划3年累计安排总经费约102.44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拟安排18.34亿元,撬动项目承担单位自筹及地方配套约84.1亿元,形成支撑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百亿”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16:15
中新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请问广西在推动科技下乡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有什么新举措?谢谢。
一是强化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规模。扩大选派来自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的科技人员,并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2022年,共选派5023名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下乡服务21.95万天次,服务村(社区)种养基地、农户点11845个。
二是强化精准对接。开发建立了集需求认领、服务分配、远程指导、信息发布及考核评优等多元服务于一体的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科技特派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发布优良品种、高优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信息,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自上而下的“菜单式”服务,也可以根据农民实际需求,提供自下而上的“订单式”精准服务。如:2022年,广西田东县一名种植户在“云平台”提出了坚果冬季修剪服务需求,平台根据需求快速匹配了一名相关领域的科技特派员到种植基地为他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了该种植户的技术难题。
三是强化激励奖励。为提高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我区在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中专门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和考核评优奖励经费,2022年共安排专项经费6878万元。同时,明确科技特派员优先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的职称晋升、离岗创业、兼职兼薪、成果收益分配、人才项目申报等人才激励政策。
16:19
央广网记者: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支撑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广西将重点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请问广西中试基地建设的总体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为完善我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进我区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商品化,我区于2021年启动实施了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建设认定自治区中试基地24家,完成了阶段性工作目标。
从空间布局来看,24家中试基地建设布局与地方优势领域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相契合,优先集中在产业需求相对旺盛、创新资源集聚的南宁、桂林、柳州等8个城市进行布局建设。
从建设领域来看,24家中试基地聚焦我区产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主要覆盖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既强化我区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又瞄准新兴产业赛道提前布局。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24家中试基地建设总面积达到35万多平方米,中试设施设备总值达到16亿多元,新增10万元以上设施设备161台。
从资金投入来看,24家中试基地自筹建设资金总投入4亿多元,到位经费1.8亿多元,2023年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计划支持经费不少于6000万元,进一进升级和完善中试基地研究专用设备条件,提升中试研究服务能力。
从建设成效来看,2022年,24家中试基地服务企业326家,开展中试服务27400多次。取得新工艺技术、产品及装置200多个,孵化企业(项目)12个;获授权发明专利404项,实用新型643项。成果转化332项,带动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294.3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内燃机智能制造领域带动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共产生经济效益239亿元,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顺畅链接,推动相关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6:23
广西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考虑,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自治区党委深改委在自治区层面成立了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工作。自治区科技厅作为专项小组办公室将采取哪些工作举措?谢谢。
李国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区党委深改委成立了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专项小组,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行动,三位一体推进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循环互促、融合发展的格局。自治区科技厅作为专项小组办公室,任务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科教产教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科教兴国,人才兴邦。教育、科技和人才只有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要素活力,整合优势资源,才能形成有机整体,提升发展效能。一方面,要聚焦产业发展需要,以加快推进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为载体,优化开放创新生态,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实施广西重大人才计划、科技项目、科研基金等项目和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服务,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协同的强大合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自治区科技厅作为专项小组办公室,将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在强化保障上做文章、在狠抓落实上见真招,健全重大问题研究会商、重点任务协调清单、横向纵向沟通联络等工作机制,加强同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保障专项小组高效运转。
16:26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是创新的主要来源,请问广西在科技型企业培育上,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呢?谢谢。
李克纯:
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发展思路,推进千企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科技型企业培养链,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培育服务,加强梯次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以瞪羚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推动全区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
2022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222家,同比增长31.6%;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3800家,增长14.7%;认定瞪羚企业56家,总数达132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9.7%;安排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62亿元,发放科技创新券6750.5万元,惠及732家企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按15%减征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20.76亿元。投放“桂惠贷—科创贷”167亿元,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5亿元。这一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我区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向好,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贡献度和创新活力不断跃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实施《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23年,力争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8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新认定广西瞪羚企业50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升规纳统,不断提高规上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力争到202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00家。
16:30
香港商报记者: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请问自治区提出的“带土移植”人才引育计划对人才团队有哪些支持措施?谢谢。
“带土移植”引育计划是指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连同人才团队、人才项目、人才平台和研发技术等资源打包引进,可加快人才引进本土化,加速人才效能释放,提升人才集聚对科技发展促进作用。“带土移植”引育计划单个项目资助不低于100万元,主要有5项支持措施:
一是鼓励和支持我区用人单位通过申报广西揭榜制项目(技术攻关类和成果转化类),与国内外科技人才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鼓励和支持我区用人单位与和我区签有合作协议的区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通过合作研究、“技术联姻”等模式引进国内外科技人才团队。
三是鼓励和支持我区用人单位作为申报主体,申报拟增设的“带土移植”人才引育计划指南方向,依托区内总部或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离岸孵化基地和国内“人才飞地”等创新平台建立的研发机构自行引进国内外科技人才团队。
四是鼓励和支持区外科技人才团队来我区创办企业,申报拟增设的“带土移植”人才引育计划指南方向等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五是鼓励和支持区内人才中介机构和有关人才研究机构申报拟增设的“带土移植”人才引育计划指南方向,开发人才数据平台,构建人才画像和绘制人才“热力图”,挖掘人才智力资源,通过技术开发、平台搭建、活动开展、成果转化等全链路开展引才引智,推动国内外科技人才团队与我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达成合作。
16:32
韦 翔:
感谢三位发布人的回答,答记者问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科技厅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