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回应关切 > 新闻发布会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新成就新举措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词

2017-05-27 11:0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新闻界的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沟通,同时也感谢中央驻桂媒体、广西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期以来对广西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形成了指导新时期科技工作的行动纲领,拓展了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2016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及8个系列配套文件,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吹响建设创新型省区的“集结号”和“冲锋号”,八桂大地奏响了气势恢宏的创新进行曲。过去的一年,广西聚焦关键领域,锐意改革,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释放新需求和创造新供给,科技创新涌现新亮点,取得新突破,呈现新气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1+8”文件被评为2016年度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改革方案第1名、2016年度广西十大新闻第2名;自治区本级科技计划项目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探索科研项目申报常态制和经费管理滚存使用的新模式;科技支撑产业换挡升级,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石墨烯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国内先进的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准工业级3D打印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等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平台载体进一步夯实,“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获批建设,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人数为历年最高,国家级高新区首次进入全国前40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3位;成为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之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居全国首位;“空店科技精准扶贫模式”率先走出一条深受贫困群众欢迎和切实可行的特色精准扶贫之路,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这些成绩重新定义和印证了广西创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谱写了世界科技强国的广西新乐章。
  今年以来,我们及时把工作重心从顶层设计转移到全面落实上来。半年左右时间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科教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广泛征集凝练科研项目,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领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向各位记者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些进展情况,特别是《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的主要特点,以及正在启动的第一批的重大项目情况。
  一、合理区分科研经费类别
  为切实用好科研经费,我们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了再次整合优化,坚持“科学统筹、分类定位、制度先行”三个原则,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自身规律、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三个标准,将科研经费划分为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西联合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6个专项:
  科技重大专项主要围绕自治区发展的战略目标,遴选凝练若干目标明确、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集中加大投入,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力争在设定的时限内取得标志性成果。
  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主要支持自治区现有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以及从现有的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基地中择优遴选一批经3-5年重点建设后可以成为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主要对除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以外的其他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基地,经评估后,择优支持。
  重点研发专项针对事关我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农业、工业和信息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凝练形成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重点专题,按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按创新链部署项目,一体化组织实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性的科技支撑和引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西联合基金拟主要在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有色金属资源与新材料、北部湾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广西特色领域设立重点支持项目。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团队,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
  二、 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针对6个专项自身的规律特点及不同科研项目目标、任务的差异,分类制定出相应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已印发实施的有《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及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即将印发实施。
  (一)出台这些制度办法的主要考虑
  一是解决瓶颈问题,引领长远目标。针对我区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科技计划管理中的突出矛盾,进行“点穴式”精准发力,破解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中的瓶颈问题,着力解决广西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遴选培育和打造自治区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全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是整合有限资源,聚焦打造九张创新名片。紧紧围绕蔗糖、铝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大健康产业等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统筹科技资源,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开展前瞻性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引领战略性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打造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发展名片。
  三是以科研项目为磨刀石、练兵场,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创新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均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出对科研工作的绩效激励力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特别是注重发挥吸引、凝聚、培养高层次人才与团队的“洼地”效应,依托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百人计划”人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以及广西院士后备人选等高水平专家领衔的学术团队,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
  (二)这些制度办法的主要亮点
  一是明确权责,规范管理。建立政府决策、专家咨询、专业机构具体管理相对分开、相互衔接的立项和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程序和主体责任,对创新办及其成员单位、领域专家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项目承担单位等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约定,为管理办法有序实施提供条件。
  二是分类管理,精准实施。针对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大新产品开发及成果转化类项目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资助方式、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成果评价方式,突出需求导向、应用导向、目标导向,做到精准施策,切实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针对性。
  三是流程再造、阳光管理。通过优化完善项目遴选机制、立项机制、评审机制、验收机制等,确保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突出信息公开,项目的申报指南、项目申报、立项结果、项目验收结题等关键节点信息,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是全程留痕、实现“三可”。从项目选题、立项评审、过程管理到项目验收等项目管理和实施全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实施单位的责任进行清晰界定,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责任链”,实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推动项目管理机制由重立项、轻验收向重过程、重验收转变,确保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五是尊重规律,精简管理。针对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下放项目预算调剂权限。管理办法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解放出来,既在管理上简政放权,又在制度上更加规范;既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又充分体现智力劳动的价值,使科技项目管理更符合科研规律,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六是绩效评估、监督问责。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对项目实施进度、成果产出情况、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不定期督促和评估,建立对专业机构、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的科研信用管理档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失职、渎职,弄虚作假,泄密,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责任。
  三、启动实施第一批重大项目
  我们紧扣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定位,通过向全社会征集需求、举办系列产业创新座谈会、实地调研考察、组织专家研讨论证等方式征集和凝练重大项目需求,按照严格的遴选、凝练程序和标准,在多中选好、好中选优,遴选出了第一批23项重大项目需求。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等文件,启动有关程序开展立项工作,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抓紧推进。
  (一)拟立项的重大项目须体现以下要求:
  一是紧扣九张创新名片。坚持面向科技创新前沿、面向我区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优先考虑资助优势传统产业(糖业、铝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九张创新名片中对广西支柱经济提升带动强、见效快的项目。
  二是突出产业导向。优先考虑由企业牵头的产学研结合的项目,重点支持大型企业牵头,有望取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对带动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三是凸显创新优势。优先支持在国际或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域,预期产品可替代进口和填补国内空白,大幅提升广西科技创新水平和地位。如新型国Ⅵ发动机、替代进口的智能除雪设备、船电用柴油机、赤潮治理、食品级/化妆品级人工云母等项目。
  四是突出区域特色。优先支持能充分挖掘广西独有的资源或地域优势的项目,如铝业、富硒农产品、碳酸钙产业、北部湾海洋生态保护、面向东盟的北斗应用等项目,这类项目特点鲜明,创新空间大,有望打造成为广西科技创新的个性标签。
  五是关注重大民生问题与生态建设。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海洋生态灾害控制、未来网络应用服务、智慧旅游、互联网+应用云等项目,这类项目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可持续发展宗旨。
  (二)对拟立项的重大项目,依据有关文件规定和程序要求,通过公开择优、定向择优、定向委托三种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一是公开择优。通过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向社会公开征集申请项目,由申报单位自主申报,专业机构按随机、回避、合理的原则,从广西科技专家库抽取专家评审择优形成立项建议。
  二是定向择优。邀请符合项目申报指南提出条件的优势单位申报,经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预申报评审,确定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并提出整合建议,由牵头单位组织各参与单位编制正式申报书,专业机构按随机、回避、合理的原则,从广西科技专家库抽取专家评审后形成立项建议。
  三是定向委托。对于组织强度要求较高、典型应用示范区域特征明显的项目和研发任务,委托行业内优势突出的单位牵头组织实施。牵头单位按照项目申报指南,组织集成优势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填写正式申报书,经领域专家组多轮论证不断完善后形成立项建议。
  以上是我今天介绍的主要内容,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我区科技创新,踊跃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勇于攻克重大科技难题和制约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为我区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