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回应关切 > 新闻发布会

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2021-07-16 15:30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10: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蹇兴超围绕“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西力量”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薛彬主持。

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时间:2021年7月16日


地点:南宁市民族大道112号广西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蹇兴超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士军  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


主持人: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薛   彬



10:00


薛 彬: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名义,举行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重要经济民生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介绍情况。

今天是“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首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蹇兴超先生,请他围绕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西力量,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士军先生。

首先,请蹇兴超先生作介绍。


10:01


蹇兴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广西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很高兴今天与大家见面,就“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西力量”专题进行交流。

大家都知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期间要求把我区“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的创新思路抓到位,强调“要立足优势,深挖潜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人才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区推进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广西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正向着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0:03


蹇兴超: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广西科技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广西逐步建立了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制度体系,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率先成功试种籼型水稻,制造出无色高级松香、轮式装载机、特号锡等新产品;改革开放以后,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科学大会,制订和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全面推进自治区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效。1981年,柳州五菱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通过鉴定、具有国际水平的微型汽车发动机。1988年,广西创建首家高新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于1991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深入实施科教兴桂和人才强桂战略,提出“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牛、亚种克隆牛,超级稻品种“桂两优二号”等,研发出世界首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设立50亿元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成立自治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工联席会议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率先启动省级“杰青”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改革,首批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我们自主研发的宽幅胶片挤出压延生产线突破我国橡胶输送带关键装备技术瓶颈,采用新技术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拱桥,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两获国家科技奖的清洁造纸一体化技术及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石墨烯、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智能遥控装载机等产品也在不断走向国际。

特别是刚刚过去五年,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7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增长约8.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6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4倍,拥有国家“五类”人才数翻两番,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4倍,牵头取得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是上一个五年的3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连续5年进入全国前十,跨国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覆盖东盟10国。特别是2018年—2020年,我区组织开展“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重大专项项目120项,突破132项重大技术,获得521个专利,新增产值530亿元,创建1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进培育126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新增1599家高新技术企业,转化1827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推进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创新成果,写下了广西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也为进一步开展科技工作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底气、坚定了信心。


10:07


蹇兴超:


二、广西科技创新工作下一步工作计划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一方面,广西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还不到位,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不明显、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稀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够高;另一方面,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进一步提高科技的支撑引领能力,力争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西力量。

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展现新作为。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综合考虑我区的发展现状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形势,提出制定科技强桂行动方案。目前我区即将印发《广西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我们提出了宏伟的目标是到2023年,自治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1.3%,目前不到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突破15%,目前不到1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200家,去年底是2803家,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120人,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额累计突破200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三年累计2000项以上。到2023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其中高新区四至范围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00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0亿元,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围绕实现以上三年目标,我们初步考虑,将实施以下6大科技创新工程: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创新平台、人才和高质量创新成果,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二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双链融合中的突出作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解决科研、产业“两张皮”的问题。三是千企科技创新工程,遴选1000家重点企业,带动全区成千上万家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实现研发投入翻番。四是科技强农工程,立足广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强化各类农业创新载体建设。五是科技惠民工程,聚焦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宜居城镇等惠及民生的领域,突破相关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各类示范应用场景,切实让老百姓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好处。六是创新功能区提升工程,打造特色鲜明、定位清晰的创新功能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提档进位和农高区的进一步提升等等。

总之,通过实施科技强桂行动,特别是三年强桂三年行动方案,以科技强支撑产业、经济、综合实力,助力我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下面,我很高兴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一步交流,谢谢各位。


10:13


薛 彬:


感谢蹇兴超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10:14


中国日报记者: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才湾镇毛竹山村葡萄产业时强调,农业技术人员就是要下沉到农村基层来,就是去干具体的出实际成果的事情,把贡献写在大地上。请问广西在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张士军: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全社会所关心的问题。广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通过“四个加大”强化乡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规模。通过拓宽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渠道,扩大选派来自区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其它社会组织等的科技人员,并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退休技术人员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等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2021年第一批共选派4326名科技特派员,第二批计划约700名,科技特派员总人数超过5000人,比2020年增加70%。截至2021年6月,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下乡服务37426天次,累计服务5766个村社区的种养基地、农户点。二是加大科技特派员经费支持力度。保障经费每人每年由2020年的自治区科技人员0.9万元、设区市科技人员0.4万元、县乡科技人员0.2万元,每人增加5000元或6000元,分别提高到1.4万元、1万元、0.8万元,加上工作津贴0.6万元,合计最高为2万元,解决了科技服务经费不足问题。三是加大科技特派员激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方面让科技特派员吃上定心丸。科技特派员优先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现行的职称晋升、离岗创业、兼职兼薪、成果收益分配、人才项目申报等人才激励政策。同时增加奖励额度和奖励人数,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奖励1万元,年度考核结果为良好奖励0.5万元。四是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精准度。根据科技需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利用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及时发布优良品种、高优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供给信息,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自上而下的“菜单式”服务。同时,科技特派员以农民实际需求和解决农村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采取自下而上的“订单式”精准服务,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10:18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期间,强调要“以人才集聚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请问当前我区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推动我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哪些措施?谢谢!


蹇兴超: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是很多同志所关心的,我从大概五个方面做介绍。

第一,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国家、自治区人才重大工程和各层面人才政策以及科技项目立项支持等措施,加大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2018—2020年,累计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126个,其中国家“五类”人才97人,国家其他人才称号或部委人才称号11人。特别是今年广西院士后备人才三个人有望像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入围第二轮评审候选人。5月,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西电子信息材料构效关系重点实验室主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贤教授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都是我们在高端人才方面的重大突破。

第二,我们积极招才引智,通过同时,积极招财引智,我区实施“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外专聚桂”计划、“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入桂计划”和港澳台英才聚桂计划”,以全球视野引进国(境)外专家1235人次,在国家级人才引进平台领域取得多个零的突破,如广西大学聘请的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广西医科大学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国家“111计划”、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单位。

第三,我们强化企业技术领军人才,推动科技型企业试行首席技术官,201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科技型企业首席技术官备案构成,目前已有901名CTO在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完成备案。同时在科技计划项目中推行企业CTO签报制度,企业牵头申报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奖励,以及申报有关科技成果奖励及平台,所申报的材料都需要纳入人才库备案的CTO审核签字。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各个企业来培养自己的首席技术官CTO,而且科技厅举办了几次专题培训班,专门培训CTO。这是企业层面。

经过这些努力,成效比较明显,2019年全区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研发人员的总量达到了47420人/年,比2015年增长了23.1%,成效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更有力措施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推动我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实施广西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八桂学者制度、特聘专家制度、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自治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计划等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加大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支持力度,把人才培养纳入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和创新基地建设,强化项目、基地、人才相互促进。同时加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青年人才加快成为科研主力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计划,继续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我们准备建设一批“人才飞地”。落实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争取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特区,奋力构建面向东盟的科创人才集聚新高地。我就从这几个方面介绍,谢谢。


10:25


香港商报记者:“十三五”期间,广西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很大,设立了50亿元的创新驱动发展资金,我比较关心的是这50亿元的成效如何?谢谢!


蹇兴超:


自治区“十三五”期间在2016年设立创新驱动发展基金,当时设立50亿元,4年执行,实际上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民生和生态建设等重大问题,重点支持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及成果转化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带动全区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当时致力于打造九张名片,主要是: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大健康产业等九张创新名片。实际上资金从2017年逐年拨付,平均每年12亿元,主要围绕着九张创新名片开展的,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的战略部署,截至去年底累计支出创新资金47.9亿元,原来计划50亿元,下达资助项目390项和奖补企业2194个次。按五类科技计划体系分,其中: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资金34亿元,资助338项;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用于重大基地及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资金5.7亿元,资助28项;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用于自治区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区域创新发展基金)0.6亿元,资助24个项目;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用于企业研发投入奖补和科技金融)资金7.6亿元,奖补企业2194个次(数据源:科技厅下达项目数据库);除上述四类计划外,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使用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资金安排,没有使用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

根据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交数据的汇总情况,47.9亿元创新资金的使用带动了社会投入292.4亿元,实现重大技术突破231项,申请发明专利3880项,形成工业新产品708个,培育农业新品种471个,形成新技术882项,转化科技成果608项,带动项目承担单位年均新增产值1426.65亿元,年均新增销售收入1345.49亿元,年均新增净利润101.27亿元,年均新增纳税额30.29亿元,年均新增出口创汇49.35亿元。谢谢!


10:31


科技日报广西记者站记者:我们知道“十三五”期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很快,请问广西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中有哪些亮点呢?谢谢。


蹇兴超: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活动特别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国家制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政策,就是采用财税杠杆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因为企业一旦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方面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很多企业就愿意加强科技创新申报获得高新企业技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是我们解决和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办法,因为过去科技创新更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跟经济发展往往有一定差距,我们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是我们切实有效的抓手。“十三五”期间,我们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按照保存量、挖增量、提质量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从科技型中小企业里培育,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培养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认定需要科技部的认定,认定之后,高新技术企业再进一步挖掘培养,筛选一批增长速度非常快、销售收入持续多年年均增长30%以上、利润每年增长差不多30%以上,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瞪羚企业,瞪羚是一种动物,跑得很快的。一开始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然后是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这样一种科技型企业的培育成长链,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先后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再倍增计划”,采取强化服务、入库培育、研发资助、奖励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持续开展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二五”末的641家增长到2020年的2806家,增长3.4倍,成效还是很明显的,2806家在12个西部省区中排名比较靠前,特别是2020年发布的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系列企业榜单显示,百强高企的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强度达4.02%,4.02%是什么概念,全区企业研发投入才0.4%左右,而百强企业投入是它的十倍,共拥有研发人员1.8万名,拥有专利量1.1472万件,百强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4.20亿元,缴纳129.93亿元税收。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百强高企的龙头带动作用很明显。所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所以,我们在“十四五”还需要继续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提出目标到今年底力争突破3200家,从去年2800多家今年争取突破3200家,一年差不多增长400家,到2023年争取达到4200家,到2025年争取突破5600家,也就是说比2020年差不多翻一倍,这是我们“十四五”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主要的抓手和载体,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10:31


薛 彬:

谢谢蹇兴超先生的回答。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两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再见!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