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348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2023-05-29 17:5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孙健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的建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交由我单位牵头,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作为协办单位共同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对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支持情况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科技项目立项、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持续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

(一)科技项目立项

加强“十四五”广西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和重大专项顶层设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1. 在《“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一版(2021年)和第二版(2022年)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置“广西特色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指南方向,支持开展广西特色食品资源综合利用,开展特色果蔬、粮油食品、方便食品等加工技术研究;设置“农业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示范”指南方向,支持开展热带亚热带优势特色水果产地初加工与保鲜综合处理,冷链物流配送、绿色高效防腐保质保鲜、智能包装与装卸等冷链物流技术以及农林产品和水产品高值化综合利用等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示范;设置“制糖业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指南方向,支持开发以高端饮品市场为目标的甘蔗糖浆、液体糖浆、功能糖浆、糖膏等蔗糖精深加工产品以及甘蔗糖厂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等。计划在第三版(2023年)设置“特色农林水产品加工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示范”指南方向,支持开展热带/亚热带优势特色水果产地初加工与保鲜综合处理、水产品加工贮藏品质控制,以及农产品及副产物的高值化综合利用等初加工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示范,支持开展鲜切果蔬、果脯(或果干)、果汁饮料、方便食品、功能饮料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等。

2. 发布了“十四五”广西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和2022年项目申报指南,设立了现代特色农业专项,支持开展广西主要粮食作物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应用、广西优势特色水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应用、广西主栽蔬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应用、广西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2022年发布“十四五”广西糖料蔗科技重大专项申报指南,支持甘蔗资源多元化高值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此外,在广西农业技术攻关方案中,单独设置农产品加工研究领域,将鲜果加工等3个农产品加工技术作为研究方向进行攻关。2023年4月,发布“现代特色农业”广西科技“尖锋”专项2023年项目申报指南,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新品种/产品研发。

3. 2020—2022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统筹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6.16亿元支持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其中通过广西重点研发专项和重大专项安排资金3.26亿元,支持全区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广西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安排财政奖补资金0.49亿元,支持全区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和激励农业企业加大研发;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0.73亿元,支持农业领域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辐射能力建设等平台项目合计资金1.42亿元;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资金和科技部科技助力专项安排资金0.26亿元支持农业领域项目。其中,自治区科技厅自“十四五”以来,通过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累计支持我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相关科技计划项目共18项,资助科技经费达2771万元。

(二)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发展。

已支持组建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康养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五谷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富硒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香蕉保鲜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淀粉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甘蔗资源绿色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红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超高油蛋白玉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富硒产品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特色食药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2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此外,全区127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共设立研发平台240个。

(三)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

1. 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分别组建广西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特色食药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共2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依托全区127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240个研发平台,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700多个,开发新产品1400多个。

2. 培育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计划在《“十四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第三版(2023年)中设置“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双创服务能力提升”指南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

3. 深化农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培养科技转化人才。在工程系列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增设技术经纪职称申报专业,畅通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职称晋升双通道,解决科技转化人才职称申报无门的问题。

(四)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1. 加大农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截至2022年底,我区共有76所涉农学校,其中:有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1所,有硕士学位授权点高校5所,普通本科高校25所,职业本科2所,高职(专科)院校6所,中职学校43所。进一步统筹优化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科学布局农类院校和农类专业,强化不同层次农产品加工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有机衔接。

2.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实施重大人才项目。在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配合实施人才新政,组织实施好广西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八桂学者、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以及特聘专家、人才小高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层次人才认定等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积极申报“带土移植”人才引育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将国内外高端人才连同其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引进,与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转化科技成果等;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企业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培养人才质量。

3. 深化制度改革,促进人才聚集。一是在工程系列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增设技术经纪职称申报专业,畅通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职称晋升双通道。二是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纳入职称评审专业目录,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限要求,注重分类评价和面向基层一线倾斜,首次实现自主评审农业系列正高级职称,首次将基层工作时长作为破格参评的条款,引导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将科研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近三年来我区农业系列申报人数创历史新高、破格人数创历史新高、通过人数创历史新高、倾斜基层政策创历史新高。宾阳县有12人凭在县城以外乡镇工作满20年的条件破格申报并通过农业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也有90后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了副高级职称。三是保障农业行业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事业单位可采取直接考察、事后备案等简便高效的方式,定向精准引进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鼓励事业单位通过挂职兼职、项目合作、联合攻关、委托研发等方式实施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柔性引进人才不与单位编制、岗位挂钩,可实行年薪制或项目工资制;事业单位以团队形式引进行业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或特殊人才时,团队中的硕士研究生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事业单位引进自治区认定的高层次人才(ABCDE类)、县级以下事业单位引进获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首次岗位聘用时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按规定程序聘用到相应岗位等级。四是动态调整农业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一步缓解事业单位评聘矛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五是实施特设岗位管理政策。允许事业单位拿出专业技术岗位5%—10%的岗位,在中级或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特设岗位,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或解决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评聘矛盾,优化单位人员结构,解决人才晋升通道。六是建立岗位总量统筹管理使用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系统统筹”的原则,空缺的高等级岗位可顺延到较低岗位等级使用,也可由同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本系统岗位聘用实际情况,综合统筹调剂使用,提高岗位使用效率,激发人才活力。七是鼓励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符合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可按规定申请到乡镇农村创办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到乡镇企业兼职,通过协商形式明确职务成果归属、收益分配等事项。创新创业期间保留人事关系,人事档案按原归属权限管理,创新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及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4. 保障人才待遇,激活人才活力。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继续会同自治区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指导和支持各事业单位用足用活用好现有政策,落实各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和科研教学激励。按照国家有关工作部署,继续深化推进我区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薪酬制度改革,从解决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薪酬“天花板”和人才聚集的绩效工资总量“天花板”作为工作突破点,在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实施人才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创新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新制度,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进行分配,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广西壮族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桂财教〔2021〕170号),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多智力报偿激励措施。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优化自治区科技计划指南,鼓励农产品加工业相关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和组织实施一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持续完善我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和创新链。

(二)优化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平台,提升创新平台研究水平。鼓励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创新平台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以项目促平台发展。根据不同农产品产业需求,布局谋划一批创新平台,建立使命和任务驱动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

(三)加强和规范科技成果的登记与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科技成果信息,提高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预计6月底前修订出台《广西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扩大科技成果评价试点范围,进一步培育专业化科研成果评价机构,探索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支持南宁、柳州市开展广西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分平台建设运用,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加强含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在内的技术经纪人的培训工作,培养壮大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完善全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评制度,提高成果转化产业化水平;根据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求,新认定一批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提高科技成果中间试验科研开发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

(四)将继续围绕基础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育、制度改革、人才待遇等方面,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5月29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